乐善好施,普救众生
话说上世纪三十年代末,一天傍晚,“弘一法师”返蓬壶普济寺途中,路过达埔一个小村庄。突然倾盆大雨,破天而下,法师见不远处有一座房屋,想去避雨借宿,守门的仆人见是个陌生人敲门,问明来意道:“男主不在,且不方便”婉言谢绝了法师。
法师无奈冒雨走到汉口溪边一处破旧的小木屋,打算在屋檐下暂歇一晚。刚从外面劳作回家的阿木(曾春木),看到门前坐着一位老人,衣裳已经湿透,便上前询问,得知被雨所困,就把他扶回屋里,还让家人为他熬粥,烧水祛寒,法师甚受感动。第二天,临走前在桌上留下一张纸,上面写着:“雨中恩泽,无以报之,他日有缘,终定再会。”
一年后(1940),在这个战火纷飞、瘟疫横行的年代,阿木的村庄也未能幸免,同村族人好多被传染上瘟疫。悲惨一幕深深触动只有14岁的阿木,却又无能为力。阿木打小就听长辈讲述曾氏先祖‘洪觉法师’出家在永春九十都(达埔)岩峰院普救众生的故事。
家族历代相传,在明成化年间,兵荒马乱、环境恶劣,时有瘟疫发生,‘洪觉法师’为了让僧众免遭瘟疫霍乱等侵袭。在寺院内配制出“避疫香方”,燃于寺院各处,有效预防了瘟疫霍乱等侵袭,后因此剂香方解救百姓于瘟疫之中,故取名“众生香方”,‘洪觉法师’宣德庚午年还俗,法师生前嘱咐后人一定要将“众生香方”世代相传下去,要做一个乐善之人,因此曾家后裔有几代人以看管守院广结善缘。
虽然经常听长辈提起,但却从来没有真正见过这一纸香方,带着疑惑跑去询问爷爷。爷爷回忆道,在他小时候整理房屋时,确实搜出过一个盒子,里面放有几张草纸及一块奇香的小木块。但因年代久远盒子早已不见,而里面的木头被长辈用来刻成了印章,后面就再也没见到过了,剩下几张残旧不堪的草纸,爷爷收在了柜子里,这个意外的消息令他激动不已。
阿木的村庄不管“祸福旦夕”都有去寺院祈福的习俗,听同村人说隔壁蓬壶普济寺很灵验,村里大小事都会去那里祈福。阿木没有多想,带着祖传香方怀着普救众生之念,独自跑到普济寺去求神明庇佑村庄平安,为族人祈福。
俗话说“无巧不成书”,没想到在寺院里遇到了当年大雨借宿的“弘一法师”,说明来意后,法师把他带到寺院后“十利律院”,法师接过草纸端详一番后说道:“此乃一剂古传药香方,记录着多种名贵药材、香材及制作口诀;但想要发挥出香方的药性来治病,香方只是基础,在于五行配伍的合理、香药属性的辩别及香师的修为祈愿,多一分则过,少一分则寡”。法师走到柜子边,在一块地砖下面取出一个盒子,里面装着一串香丸,赠予了阿木。法师嘱咐他按香方的口诀制作,如果有找不到的名贵香药就用香丸替代,按五行配比一起调配燃熏,如今瘟疫噬虐,香药难寻,望能普救众生”
回到家中,阿木按香方:丁香半两、沉香一分……调配,再将香丸磨粉加入,发现香味奇异。先是一股朴鼻枣酸味,细闻还有一丝甘甜且冰中带凉,犹如通了窍一样,沁人心脾。每天定时派发给同村族人燃熏,十天后,奇迹终于出现,所有人的状况均有所好转,半月过去,竟然陆续下床活动了。阿木带着疑问及感恩之心返回普济寺,遗憾的是“弘一法师”早已离开。
历久磨练 铸就非凡
光阴荏苒,时序更新,一晃两年过去(1942),“弘一法师”所赠香丸在帮助同村族人时已用光,然而瘟疫还在蔓延,阿木父亲(曾仁富44岁)也不幸传染鼠疫,四处求医都未能治好。本以为按照香方可以解救父亲,可要在短时间内找齐名贵香药谈何容易。阿木再一次去普济寺,想问清楚香丸成分,得知法师离开后驻锡泉州开元寺。小伙子马不停蹄连夜赶到泉州,却从“妙莲法师”口中得知法师圆寂的消息。这犹如晴天霹雳,浇灭了希望之火,香丸从此也成为一个秘密。
三日后,父亲(曾仁富)病情急转直下,经抢救无效死亡。阿木伤心内疚,仰天长叹:“解救苍生,未能救父”。深受打击的阿木从此再未提及香方一事,这一切母亲都看在眼里。
人事有代谢,往来成古今。在“破四旧”的年代里,此时的阿木已在国营单位工作,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,曾家许多药理文献、族谱、资料等几乎焚毁殆尽。汉口制香业从地上也转入了地下,迫于生计,有制香手艺的人们常常利用晚上时间,在家里偷偷做,利用夜色做掩护,挑到山上的自留地去晒。做成之后,每到墟日,拿上一小束,用一布袋装好,夹于腋下,顶着抓到被批斗的风险,流动于市场间,为了一束能有一毛钱的收入,小心买卖。阿木和母亲商量后,决定让母亲把香方销毁掉,曾母深知香方价值之珍贵和传承的艰辛,一方面为了保护家人,担心儿子(曾春木)在单位工作受到影响,另一方面担心曾家后裔从事做香行业而被政府抓去批斗。为了不让祖传香方遭到破坏及丢失,就瞒着儿子偷偷把它藏在了灶台后面的基石墙里,这一纸香方成为了一个秘密。
不忘初心,传承复兴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,昔日贫穷的汉口,多数人都以制香为生。大家都沉浸在篾香生产、出口的忙碌与喜悦之中。就在这忙碌与喜悦间,有个人不安份了。他叫曾建全,一个从小就调皮好玩的小毛孩。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,当他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,出于好奇,经常瞒着家人跑去邻居香坊捣鼓香枝。久而久之,便找到了制香的乐趣。1983年,18岁的他在自家开设了小香坊。
父亲(曾春木)得知后极力反对,因担心家人看到这些制香场景会睹物思情,怕自己藏在心灵深处的伤疤再一次被揭开。而且在当时社会环境下,制香、做买卖都不是被大众所尊重的行当。要把香做好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情,况且现在连香方都没有,香从何做起,难度之大他自己深有体会,他希望孩子可以去政府单位好好上班,安安份份的过日子。
历史发展总是曲折变化,曾建全并未按父亲规划的路线生活,他对制香技艺的这一份认真与执着,父亲虽不同意却也没有太多办法,就没有再阻拦。1987年,“曾氏香行”更名为“曾氏香庄”,过了没多久按闽南“一脉香传”的习俗,以孩子名字注册了“彬达”商标。初期因没有钱购置制香槽,为了能有一个更大的手工做香槽,他把废旧的灶台拆了灶土,改造成香槽架。可奇怪的是,就在拆除过程中石缝里突然露出一个小布袋,打开发现里面是几张草纸。小伙子将小布袋拿给奶奶,瞄了一眼后泣不成声:“即然你能遇见此方,注定今生跟香有缘”;然后奶奶口述了所发生的一切。小伙子这下才知道原来曾家有自己的香方。听完奶奶这番话,悲欣交集,但要唤醒沉寂多年的一纸香方谈何容易,几十种香药的属性辩别、配伍的顺序、窖藏火候都还是未知数。
虔心所制,天赐而成
出于对祖辈制香技艺及祖传香方的传承,曾建全暗自下决心,立誓一定要把这纸香方研制出来,造福社会。他如饥似渴地阅读、查找资料,首先必须了解、并熟悉各种药材的药性和香材的属性,广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香和中药配伍的香方,企盼从中找到配制思路,哪怕只是一丝的线索,可是结果却让他失望,典籍中没有此类“众生香”的香方记载,因香药的缺失,最终也只是把“众生香”基础配方研制出来。抱着“攻坚克难,不达目的誓不罢休”的毅力,曾建全沉下心,开始走访民间,希望从香农口中获取一些有关知识,可是也收效甚微。此时,对“众生香”研制已痴迷得走火入魔的年轻人,开始翻千山,试百草的苦行僧式的生活,他风餐露宿,废寝忘食,冥思苦想,心里装的都是关于祖传“众生香”研发的奇思妙想,一有想法,就迫不及待进行实验,家里都成了实验基地。
“苦心人,天不负”,“有志者,事竟成”,在历尽风霜雨露,尝遍酸甜苦辣,曾建全于祖传香方及古籍经典《红楼梦》中百合香的文化与制作技艺基础上,通过创新融合,开发出别致的香熏制品,直到1993年一款符合祖传“众生药香” 在传说与现实碰撞中问世了。因其色泽乌润结实、香气独特、复合使用功效又胜过沉香,故取名“乌沉香”一直沿用至今。
香品转型,科学为据
后来,有幸结织了多位德高望重的文坛大家、高校教授、香农老前辈等,与他们相互切磋研讨世界香道,才真正领悟了香道的真谛,转型之念势在必行。
古代的文人雅士好香,就是喜欢香品能促进人“清净身心、清阳通窍、尘里偷闲”,这其实与天然香料所特有提神醒脑、辟浊爽神、降气散寒等药理作用有一定的关联。虽然,生活在神香的氛围里,民间也常用神香治疗皮肤过敏、无名肿毒的经验,一门心思想着香品转型的曾建全认为,只有搞清“乌沉香”的真正内涵,包括它的药理关系、对人体的影响和帮助等,香品的转型才有科学基础。
于是乎,2000年后,曾建全就象着了魔似的,挖空心思要找权威的研究机构研究乌沉香。小小香品太不起眼了,经一波三折,2003年7月,曾建全拿到了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实验检测报告—— 有史以来关于彬达香药用价值的第一份报告,报告显示,彬达制成的香品,连续熏燃对空气自然菌的消亡率达88.84%。
2003年非典期间,乌沉香在市场上脱销,短短两三天彬达生产的所有乌沉香及制香用的香材都被抢购一空,乌沉香的功效就此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可和青睐,创造出一种香类短时间内销售一空的神话。经改良后的乌沉香也填补了高端天然养生香的历史空白,更重要的是掀起了一股天然香热潮,引领了国内天然香产业的复兴。
“乌沉香” 以天然名贵原生植物为原料,采用祖传秘笈及现代工艺, 严格按照传统香药、药理、药性,结合五行之规律配伍、精制而成。为了取得“乌沉香”的功效、真正内涵和药理关系的科学依据,先后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,在福建医科大学三位教授和多位研究生的共同努力下,终于破解了“乌沉香”的奥妙:这是一款能有效消亡空气中的自然菌,净化空气、改善环境、无毒且有益健康的全新香品,对过敏性疾病有预防作用;对呼吸道有保健功效,可以安全长期使用。
科学实验证明:“乌沉香”在闻香、养性同时具有保健、养生功能。
这些科学依据,更坚定了彬达开发保健香、养生香的信心。2010年,借着乔迁永春香城之机,开始推出了线香、车载香等创新产品。以文化、传统中医药理为背景,以文化回归为方向,曾建全成为了永春神香转型的第一人,在他的带动下,汉口神香已完全跳出了朝拜产品的狭隘空间,跃升到保健、养生、文化欣赏的更高层次。
恰逢盛世,发扬光大
也许有人会问,一枝香,不过是一些香粉挤成不同形状,晒晒即成,何以大惊小怪。殊不知,此间奥秘甚多。香品,从外形上分,不仅有人们常见的礼佛时用的篾香、盘香,还有线香、香篆、香丸、香囊等。在中国传统文人雅士的生活里,更倚重的往往是线香、香篆、香丸、香囊等非朝拜用香。
换而言之,如果只会做竹枝香,说明只掌握了祖先丰富制香工艺中最粗浅的那一部分。为了更好地传承香产业,弘扬中华香文化,2011年彬达投入大量资金,筹建“彬达香文化创意园”,是个以“一脉香传”香文化为主题,利用视觉和嗅觉功能,在物理空间、精神空间、艺术空间里穿梭的创意之作。融工业旅游、宗教文化、养生文化、休闲娱乐于一体,以永春香史、传统古法制香工艺贯穿全园,主要设有传习堂、现代制香车间、香文化学堂、香道表演厅、香品展示厅、沉香艺品厅、香料茶水区、香文化展区、琴棋书画多功能厅、DIY天然香坊、香料生态园。围绕乌沉香文化展开全球推广,充分展示彬达传统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厚底蕴。2014年,永春达埔被授予“中国香都”的称号。彬达乌沉香礼法也历经数十载不断创新,从原来的乌沉香品香流程发展成了如今独具一格的彬达香道。
彬达制香秉承行业之责任,以乌沉香始创者与传承者的身份,延续正统、践行正源精神,传播、弘扬乌沉香文化与中国熏香文化;将乌沉香融入到人们的生活,用乌沉香与乌沉香文化创造与引领新的生活方式。
乌沉始创 世界之源
自五百余年前“众生香”创始者曾公(曾四世,洪觉),至今日的乌沉香始创者曾建全先生,乌沉的传承颇具传奇色彩,也经历了颇多坎坷。乌沉香五百余年的历史始终与曾氏家族息息相关。
五百年的家族传承,造就了彬达千锤百炼制香技艺,造就了“乌沉香“制作技艺鼻祖地位,造就了“乌沉香”再现的契机……
彬达曾氏家族的“众生香“传承史也就是中国和世界天然“乌沉香”的一部完整的发展历史。从祖传香方“众生香”的诞生到乌沉香的始创,彬达传承制香五百余载。
五百年的沧桑,五百年的传承,五百年的精益求精,五百年的磨砺锤炼,铸就彬达的非凡起点。
参考文献&注解:
【1】 《武城曾氏族谱》记载,明成化五年,曾氏先祖洪觉出家在永春九十都(达埔)岩峰院,于宣德庚午年还俗。
【2】 岩峰院现改为岩峰小学,经考证还留有曾家的许多物件,其中有一石槽刻写“曾府”二字《永春白鹤拳与曾氏》记录
【3】 1941-1949年,鼠疫大流行,李颖,王尊旺《清代福建瘟疫述论》
【4】 弘一法师1939-1941其间572天,驻锡于永春蓬壶普济寺《永春县志》记载
【5】 《永春县志》传染病防治-第二节,记载上世纪40年代,永春瘟疫情况。
【6】 民国6年(1917)曾氏祖先由泉州龙头山迁入汉口,居汉口龙溪庵,祖上以看管守院为生。《永春达埔镇姓氏渊源》记载
【7】 百合香出处:《红楼梦》第十八回、第五十三回,均有提及。
【8】 红楼梦中的百合香并非用百合花制成的香品。百合香是用多种甚至几十种香料和合而成的和合香,具有比单品香更多的优点。《红楼梦与香文化》云南大学文学院,云南昆明 650091号记载
【9】 乌沉香的别称:
众生香、长寿香、百合香、为生香(卫生香)、沉檀香、贡品香、富贵香
【10】 “乌”字是闽南话方言,乌沉指原料特性:枣黑色、枣花香、枣酸味、枣蜜甜、枣冰凉,也是沉香系里的“速香”;八十年代初,为了说清楚什么是乌沉香,在祖传“众生香”的基础上升级创新,复合使用功效又胜过沉香,故取名“乌沉香”一直沿用至今。摘自曾家语录,1983年